12月20日,韩国首尔大学Lee Si Hyeock教授与中国农业大学高希武教授做客植科院“三农讲坛”,两位教授以杀虫剂抗药性研究进展及抗药性管理为主题,在主楼三楼会议室做了精彩的报告。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药教研室李建洪教授主持了此次报告会。
上午,在题为“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management”的学术报告中,Lee Si Hyeock教授以棉红蜘蛛为例介绍了杀虫剂的抗性机制,在此基础上,他详细讲述了抗药性分子检测并对未来的杀虫剂抗性研究方向作了展望。随后,高希武教授以 “棉蚜抗药性研究进展”为题,由全球及我国棉蚜抗药性现状为切入点,提出了在螺虫乙酯和氟啶虫胺腈中存在的抗性问题,最后还对棉蚜抗性治理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下午,Lee Si Hyeock教授再次重点围绕乙酰胆碱酯酶作了题为 “Insect acetylcholinesterase: an old story with new chapters”的报告。报告伊始,Lee教授介绍了乙酰胆碱酯酶的突变导致的害虫抗药性的产生的现象,随后指出,在其研究中发现可变剪接可导致多种形式的乙酰胆碱酯酶的形成,且已发现在蜜蜂中,可溶性乙酰胆碱酯酶参与昆虫的应激反应。
报告结束后,李建洪教授与Lee Si Hyeock教授、高希武教授就害虫抗性治理的策略以及杀虫剂抗性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农药教研室师生就自己研究方向相关问题以及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与两位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时,两位教授以自己卓越的专业知识热心为每位师生答疑解惑,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的学术报告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并及时反思所做工作,从中受益匪浅。
人物介绍:
Lee Si Hyeock,1996年获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昆虫学博士学位,历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教授,2001年起任韩国首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至今。主要从事昆虫分子生物学、农药毒理学等相关研究。已在PNAS、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担任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主编,及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和Pest Management Science编委。
高希武,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主要从事害虫抗药性机制、抗药性风险评估、农药减量使用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等科学研究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生物安全学报副主编;Insect Science、J. Integrated Agriculture、中国农业科学、农药学学报、环境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编委。